招商加盟
联系我们
联系人:宋经理
手 机:13271583412
加盟电话:400-666-3412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北环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健康常识
弘医堂:“崴脚”究竟有多可怕?记住几个简单预防训练的方法!
踝关节扭伤,就是我们俗称的“崴脚”,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,约占全身运动损伤的45%,很多人都有过崴脚的经历,崴脚后脚踝出现的,红肿疼痛、不能活动等不愉快的经历,可能让我们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,更有甚者如果处理不当,还会残留脚踝的反复疼痛、反复扭伤,甚至需要手术治疗。崴脚虽然是件小事,但是处理不好却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,崴脚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崴脚以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,才能又快又好的康复呢?
90%的踝关节扭伤都是内翻性损伤。这是由于我们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决定的。踝关节的外踝比内踝长约2.5cm。外踝形成了坚强的骨性屏障,阻挡了踝关节的过度外翻,同时内侧的三角韧带也比外侧韧带复合体坚强很多,这些解剖特点决定了踝关节更容易发生内翻损伤。
踝关节扭伤时发生了什么?
当踝关节内翻时,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外侧韧带复合体受到牵拉,严重时就会发生损伤、撕裂甚至完全断裂,包括伸肌腱支持带也被损伤。
通常会有局部的剧痛、红肿、不敢活动、甚至听到韧带撕裂时发出啪的声音。红肿和皮下淤血是由于软组织和毛细血管撕裂、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导致的,肿胀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,还会引起足背肿胀不适。
为什么会习惯性崴脚?
习惯性崴脚,专业名叫 慢性踝关节不稳,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,导致最终踝关节不稳定,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,进入“扭伤—不稳—再扭伤—更不稳”恶性循环之中。
至于为何严重扭伤后容易形成“习惯性崴脚”,需要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来说:
功能性不稳
严重崴脚后,踝关节中连接大脑的“本体感受器”会因此受损,于是当再次崴脚时, 感受器没办法很快地将信息传递给大脑,因此身体不能及时地做出保护动作。
往往是已经崴脚了,大脑才收到消息:“不好!要崴脚了!我要制止!”然而为时已晚,扭伤已经再次发生。
结构性不稳
多是因为严重崴脚不仅仅损伤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,连韧带也发生了拉伤或者断裂。这时候,若后续保养不当,韧带会持续松弛,关节也会不稳,造成此后频繁崴脚。于是你会有一种脚踝“松了”的感受,就像用力过猛的皮筋失去了它原本的弹性。
结构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哪个更常见呢?
答案:功能性不稳更常见。
60%的踝关节不稳为功能性不稳, 而结构性不稳仅占40%。
国外的多项研究发现,即使是结构性不稳,往往同时也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不稳。因为肌腱韧带等结构损伤的同时,长在这些结构上的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也同时被损伤了,所以合并有本体感觉损伤。
1、所以,40%韧带松弛+60%本体感觉受损=习惯性崴脚。
崴脚后静养就可以了吗?
No. 长时间的被动静养会造成关节僵硬、肌力下降、肌肉萎缩、骨质疏松,踝关节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恢复。因此主动的康复训练才是上策。
急性踝扭伤3-7天后的康复训练,建议在足踝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,一般包括活动度练习、肌力训练、本体感觉练习和反应度训练四项内容。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,最好在足踝医师或专科康复师指导下练习。
通过完整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,大部分踝关节扭伤都可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。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残留慢性不稳定或慢性无菌性炎症,表现为反复扭伤、在不平地面行走时恐惧感、外踝前方的反复疼痛、肿胀等。这时需要咨询足踝专科医师,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炎症、重建踝关节的稳定性,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。
1、踝关节内、外翻运动
各保持20s,每日3组
2、脚背屈和脚跖屈
各保持20s,3次一组,每日3组
3、脚尖提踵训练
15-20个为一组,3组
4、胫骨肌力训练,各保持3秒
然后恢复到起始位置
重复做15-20次,做2-3组